寒食节禁火与清明节出火
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。此时正值暮春时节,天气明朗,万物竞长,空气洁净,故称清明。在此期间,人们要外出踏青游览,举行各种活动,故又称为清明节。
在清明节的前几天,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。早在汉代之前,寒食节十分盛行。传说在春秋时,晋国的公子重耳受到迫害而流亡列国,历时十九年后终于回国并当上了国君,史称晋文公,为当时的“五霸之一”。许多当初追随他的功臣纷纷对他夸耀自己的功劳,做了大官,获得封赏。但有个叫介子推的却默默地跟自己的母亲一起到山上隐居去了。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他,回忆起他曾经在与重耳一起流亡的过程中,忍痛割下腿上的肉烤熟供重耳充饥度难,事后却从不表白自己的功劳,因此,晋文公便派人去找介子推,但总是找不到,便命人放火烧山,想逼他自己走下山来,结果介子推已经背着母亲靠着一棵大柳树烧死了。晋文公很痛心,便以烧山的这天作为悼念介子推的节日,通令民间禁止生火,全都吃冷食。这就是传说中寒食节的来历。
据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记载,在周举任并州刺史时,当地旧俗以介子推焚骸、龙禁之忌,咸言神灵不乐举火,故百姓要吃一个月的冷食。这对于身体有较大损害,故周举改作三天。可见当时的人们是出于敬神的心理。后人便将此做法称为“寒食禁火”,至于紧接寒食节之后的从清明节开始的“朝来新火起咸烟”(杜甫),便被后人称为“清明出火”了。
然而,据《周礼》记载,按周朝的旧制,有在春分时禁火的风俗,其目的是为了三月出火。每至三月,管理火种的管员敲着木铎,发出响声,提醒人们实施禁火。所以,周朝的禁火制,不可能是为后来的晋国臣子介子推而设,故寒食节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,而是与周朝的禁火、出火的风俗有关。此风俗至唐代时仍很流行。自寒食节禁火之后,除了皇宫中保存火种外,民间便没有火种了。直至清明节那天,才将宫中保存的火种重新点燃,传至各家,谓之“新火”。
其实,无论是寒食所禁的火,还是清明所出的火,都不是燃烧举炊之火,而是天文学上所指的“大火星”,即是一种星的名字。为什么三月大火星出东方以后,会形成禁火和出火呢?
古代人们把东方七宿称为苍龙神,南方七宿称为朱雀神,西方七宿为白虎神,北方七宿为玄武神。龙神在二十八宿的各宿神中,由于位于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季节,所以受到特别重视,这就形成了人们对大火星的崇拜。由此,也形成了禁火、出火的习俗。
寒食节的习俗大多是围绕吃冷食进行的。最古老的冷食是“饧大麦粥”,其做法是,先将大麦磨成麦浆,煮熟后再拌入捣碎的杏仁,待其冷凝后切成糕状,故又叫麦糕,浇上糖稀即可食用。
以介子推的名字命名的枣糕又叫子推饼。是用酵糟发面,夹枣蒸食。人们还习惯地将枣糕做成飞燕形状,用柳条串起来,插在门楣处,称之为子推燕饼。
古代的寒食节,人们常吃一种食品叫干粥,也叫作糗,是一种炒熟的谷粉,多加水调成糊状食用,类似扬州的焦面。既可先将谷物炒熟后磨成粉,也可以先将谷物磨成粉再炒熟。
馓子,又名环饼,古称“寒具”。是一种先用甜水调和面粉后,再下油锅炸成酥脆香美的食品,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从唐朝时起,人们就习惯在寒食节扫墓,故唐玄宗曾立寒食为祀祖节。后世因寒食节缩减为三天或两天,或与清明节结合起来,所以寒食扫墓也被改成清明扫墓了。沿袭至今,清明已完全成为怀念先人的祭祖节日。扫墓的内容,大致有修墓加土、芟除杂草、修整树木,敬献鲜花等。旧时还有在墓前祭奠酒菜、焚烧纸钱、更换坟帽、叩拜先人等仪式。解放以后,每逢清明,人们纷纷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英烈,墓地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业绩,敬献花圈寄托哀思,已成为新的风俗。
据宋周密《武林旧事》所载,“清明前后十日,城中仕女艳妆饰,金翠深缡,接踵联肩,翩翩游赏,画船箫鼓,终日不绝。”可见宋代时踏青之风已经盛行。
插戴柳枝是清明节习俗之一。扬州旧时就有南(北)柳巷,据传说是黄巢造反时,一仗义妇女宁保侄儿、弃亲子性命于不顾,因而感动了黄巢部下,嘱其门上插柳为记号而免受黄巢军士杀戳,故有“清明不戴柳,死在黄巢手”之谚。
清明节期间,古代尚有蹴鞠、荡秋千、射柳等活动,今已不多见。唯放风筝的习俗盛传至今,其制作日益精巧,式样齐全,已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受到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以保护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