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五日,传统认为是个不吉祥的日子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说孟尝君就是五月五日生的。孟尝君父亲田婴,是齐威王田齐(公元前378年至公元前343年)的小儿子、齐宣王辟强(公元前342年至公元前324年)的弟弟,说“五月子者,长与户齐,将不利其父母。” [1]就是说孩子长到门户高的时候,父母就要倒霉了。
汉代应劭的《风俗通》说,生男的不利于父亲,生女的不利于母亲。[2]究其原因,古人认为五月五日阴邪气最盛,五毒尽出。根据三礼,先秦时代,君王们一直研究治乱的办法,最终选择养,就是养身,满足人的需求和保养,这样就能够保证安定,弘扬道德。因此,用香草养鼻子、养身体,用舞蹈和色彩、美女养眼,用音乐养耳朵和身心,用五味来养口,用车辇来养腿,等等。因此就有兰浴、菖蒲浴、佩戴香囊等习俗,不仅仅是端午,平时也会这样,但端午必须这么做,因而形成礼制。
汉代的《大戴礼记》夏小正说:“午日以兰汤沐浴”。[3]认为五月见参星,参星是伐星,兰草可以避不详,事大神,还可以养生。至今日本还有菖蒲浴的习惯。但古人讲养,又强调不能过度,所谓五色令人目盲,性为伐命之斧,等等。根据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[4],冬至后五旬七日,菖蒲生,菖蒲为百草之先生者也,孟夏之昔,杀三叶而获大麦。可见菖蒲还是节候的标志,又由于菖蒲煮水具有杀毒功能,所以还会喝菖蒲酒,雄黄酒。
至于长命缕,也就是五彩线有两种说法,一是梁朝吴均《续齐谐记》说的为避免屈原为蛟龙伤害,二是把五彩丝缠在楝树叶上系在臂上,黄色在中间,可以长寿。后一种仍然是趋利避害行为,因为楝树苦,可以驱毒,五彩是神圣的意思,黄在中间,则反映了早期尚黄的习俗。梁代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录说是为了避兵和瘟疫,比较接近原意。《山海经》记载,凤凰“五彩而文”,洞庭一带祭祀山神的时候往往都要用五彩作为贡献物品的边饰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[5]
还有一些失传的习俗,如汉代食用“枭羹”的习俗,认为枭是恶鸟,因此要把猫头鹰做成羹,赏给大臣和诸侯,以去毒厌胜。(见《史记·武帝本纪》)[6]还有把艾叶剪成老虎的形状,或者用雄黄酒在小孩头上写上王字,以及端午驱鬼、向皇帝进美女、斗草,等等,这些现在都不大流行了。
由国家行为的礼制转化为民间的习俗,其时间应该在西周礼崩乐坏,诸侯争霸的时代。由于礼制本身来自生活,有一定的科学性,因此民间得以保留,并根据需要逐步丰富。夏季天气燥热,人易生病,瘟疫常常流行;惊蛰以后蛇虫繁殖,易咬伤人,所以才逐步形成这些习俗,提醒人们珍爱生命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说,五月五日,当时有行蛊的风气,就是抓获蛇等毒虫,让其相互残杀,最后剩下的用来作杀人武器,因此非常歹毒。[7]这是端午节日多种元素产生的共同点。
[1](汉)司马迁:《史记》卷七十五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,266页。
[2](汉)司马迁:《史记》卷七十五注释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,266页。
[3](清)王聘珍:《大戴礼记解诂》1998年,39页。
[4](战国)吕不韦:《吕氏春秋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,464页。
[5]袁珂:《山海经校注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,南次三经16页、中次十二经179页。
[6](汉)司马迁:《史记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,50页。
[7]《隋书·地理志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,114-115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