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过春节最隆重、最热闹的是“除夕”
老北京人过“春节”,最重视、最喜庆的、最热闹的一天,就是“除夕”。“除夕”,即农历腊月三十日那天(小建为腊月二十九日),这一天就是俗称的“大年三十儿”,而在这一天,几乎老北京人嘴里不定要念叨多少次“大年三十儿”这几个字儿。因为老北京人历来视这一天为正式的“年禧”,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或者庆典,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。这一天,老北京城家家户户、院内院外及所有大小胡同都充满迎新春的气氛。大部分家庭点缀年景儿,也都集中在这一天,所以“大年三十儿”是春节最隆重、最热闹、最喜庆的一天!
老北京城各个院子里的住户,为了纳福迎吉祥,大家都按照传统的习俗来美化环境,除了少数家庭已经提前在屋门前、屋内贴上“春联儿”外,大部分家庭都是在除夕这天一大早儿就开始贴春联儿,为的就是显示送旧迎新吗。大红色的“春联儿”连同那“横批”贴在一个个院子的街门上,贴在家家户户的屋门上,立刻就显出那红红火火、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。不同家庭的讲究不一样,在贴上“春联儿”后,有的家庭要在屋门、屋内的墙上、玻璃窗户上等处,贴“门神”、贴“挂钱儿”、贴红色窗花儿等,那过年的气氛就更浓烈,过年的环境就更喜庆、温馨啦!
这一天,不少家庭的屋内墙壁上开始张贴年画儿,生活条件好的,买几张“四联儿”一套的古代故事或传说的年画儿;一般家庭则根据孩子们的喜好,买两三张年画儿贴在墙壁上,那孩子们喜欢的大多是古典小说《西游记》中关于“孙悟空”的故事年画儿,如《十八罗汉斗悟空》、《大闹天宫》、《火焰山》等。当然,一般家庭都要买一张吉祥如意的年画儿,如《吉庆有余》、《五谷丰登》等。这年画儿这么一贴,那家家户户的屋内增添了文化气氛。
我小时候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,除夕一天的情况基本如上所述。但是据说以前除夕那天人们要拜佛、敬佛,尤其是除夕夜据说“全神下界”来考察人间善恶情况,所以人们在除夕夜要多说好话儿,多做善事儿,免得获罪于己。除夕夜,人们还有祭祀祖先仪式,这主要遵循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伦理道德观念。但是这些活动小时候的我却很少看到了,大概自新中国建立起,就视这些活动为“迷信活动”,人们也就不敢大胆进行这类活动了。我三岁那年,记得有些人家家里还有“佛龛”,“佛龛”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供品,但是第二年,就几乎看不到谁家有“佛龛”啦。小时候看到除夕那天早晨,就有人家互相拜年了,可是集中拜年活动却是农历大年初一。我觉得好像除了拜年,初一的过年气氛和环境没有除夕那么浓烈和热闹。
那时候,我们这些小孩子盼过年主要是吃好吃的、穿新衣服、看其他孩子放鞭炮、听收音机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等。不是有老话儿说吗,过年了“小子要炮,姑娘要花儿”。为什么说“看”其他孩子们放鞭炮呢,我曾经发表文章谈过,因为我父母不许我放鞭炮,而是从我四岁开始,每年给我买个“空竹”,我过年的娱乐就是抖空竹。我认为除夕的白天,就是家家户户迎春节的准备活动,最热闹、最精彩、最隆重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除夕夜,特别是除夕的晚宴和“守岁”,即“大年三十儿熬一宿”。那时候的除夕晚宴,很少有家庭在饭馆度过,因为如大家都熟悉的那首歌谣所说,除夕前几天开始,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就开始忙活准备除夕晚宴了。“晚宴”,被老北京人称作“团圆饭”,这顿饭全家人都要在一起吃,因各个家庭人数不同、生活条件不同、讲究不同、个人胃口喜好不同等,所以各自根据自己需要去安排晚宴,但是一定要有寓意春节吉祥喜庆的菜肴,如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;“四喜丸子”,寓意“喜”字儿等;一定少不了那“肉”,一般家庭都是“炖肉”,当然,有的准备了肘子、米粉肉、扣肉等。除夕晚宴一个原则,就是必须丰富足量,最忌讳食物准备少了,即便这样,谁也不能说一个“少”字儿。特别是晚上大家一起包饺子时,如果面和得不够,或馅儿没了,一定不能说“没”、“少”这样的字眼儿,而是说“面和多了”或“馅儿多了”。老北京人有共同讲究的做法儿或说法儿,但也不完全相同。如一般家庭的晚宴必上蒸“年糕”,寓意“年年高”;有的家庭一定要把米饭剩下一些,谓之“留年饭”,但有的家庭就没有这些讲究。除夕晚宴的馒头中间要点个红点儿,因为是过年的馒头吗。手巧的家庭主妇,会把馒头做成各种花样儿,我母亲只用两根儿筷子,就能做出各种花样儿的馒头,摆在“晚宴”的桌子上透着那么喜兴。为什么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包饺子,因为如前所说,大年三十儿夜是“全神下界”,所以包饺子有迎神、供神之用,也使大家集中在一起多说好话儿,别口出恶言得罪“神仙”。这迎神饺子,一般是素馅儿饺子。
除夕夜,除了包饺子的人,其他家庭成员则聚在一起或听收音机或打牌等。孩子们和童心未泯的大人,则到胡同里放鞭炮。那时候的人们真是懂礼貌、讲人道。院子里除了孩子放一些“小炮”,即1分钱5个的小红鞭炮(这种鞭炮响声不大、无伤害作用)外,一般没有人放“二踢脚”、“麻雷子”等响度大的鞭炮,如果有在院内燃放的,不用邻居说话,那放鞭炮人的家庭成员就会制止他们,让他们到胡同里或大街去放。就是在院子里放小鞭炮,那些孩子经家长嘱咐,也要先喊一声“放炮喽”,意在提醒邻居们免得受到惊吓。除夕夜12点钟,北京城鞭炮声较集中,但决不会吵得人们心烦。而且我记得有几年的除夕夜,集中燃放的鞭炮也是断断续续的响声。进入后半夜,即大年初一后,大人、孩子们精神十足,谁也不觉得疲倦,那就根据爱好,各个家庭或几家儿联手搞些活动了。
我从小到参加工作,基本没有除夕夜通宵不睡的时候。但是有一年除夕,我真的一夜没合眼。记得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年,我和我妹夫持“请柬”应邀参加当时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为中国人举办的除夕电影招待会。影片放映前是冷餐招待会,那一天我看到有多年未见到的中国茅台酒、外国的威士忌、白兰地等,这些都是我喜欢喝的酒。我平时不喝酒,但是喝酒时,那酒量究竟有多大,我真不知道,喝多喝少,我认为差不多就不再喝了,但是这“差不多”的量,大概放在别人身上,恐怕要醉倒不少人。那一天我喝了茅台酒、威士忌、白兰地及不少啤酒。听说几种不同的酒掺和着喝最容易醉人,但是我喝了大量的各种酒后,却没有任何不适感觉。那天放映的是一位著名法国歌星主演的影片。电影散场后,已经是除夕夜12点之后了。这美国的“联络处”距我家只有1公里多,我和妹夫步行回家,沿途只看见有少数人放鞭炮,但是家家户户灯火通明,街市上的建筑物也挂着标志迎新年的灯笼、彩旗等,当时街上建筑的霓虹灯还不多,但足以显出过年气氛了。回到家后,我妹夫虽然只喝了少量酒,但立刻上床睡觉了,而我又是和家人包饺子、又是玩牌,又是聊天,直到第二天天亮仍精神充沛。
如今的除夕,谈不上隆重或热闹,就是一个“吵”!尤其是除夕夜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绝于耳,吵得你既听不清那“春晚”节目的表演者在说什么、唱什么,而且家庭成员聊天时,几乎彼此听不清说什么!这除夕之夜确切讲,就是“鏖战之夜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