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m.cdqmw.net作者:cdqmw.net时间:2014-12-08 14:30
锡伯族 --简 介
锡伯族,现有人口十七万余人。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、吉林等省。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-通古斯语族满语支,跟满语很接近。锡伯族兼用汉、维吾尔、哈萨克语。锡伯文是民国36年(1947年)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,一直沿用至今。
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。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,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、巩留等县,在东北的沈阳、开原、义县、北镇、新民、凤城、扶余、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。
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。因而,锡伯族享有“射箭民族”的美誉。他们能歌善舞,“东布尔”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。
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、捕鱼为业,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,牧业也比较发达。
锡伯族 --历 史
锡伯族史称“席伯、西伯、席北”,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辽宁省沈阳、义县、风城、吉林省扶余等地。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。相传鲜卑拓跋部于四世纪末叶进入黄河流域建立北魏政权,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,世代以狩猎、捕鱼为生。16世纪编入蒙古“八旗”后,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,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。18世纪中叶,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,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,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,开拓了自已的第二故乡。但有少数鲜卑人没有远离故土,仍然居住在绰尔河、嫩江、松花江流域,这部分鲜卑人可能就是锡伯族的先民。
锡伯族 --礼 仪
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,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,上桌时分天、地面,天面必须朝上,地面朝下,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。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,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、饭碗,或把筷子横在碗上。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,以西为上,过去父子、翁媳不得同桌。
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;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。客人来访,儿媳要出来装烟、倒茶,若装烟、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,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;客人告别时,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。
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,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,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,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,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。不过,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,这是一种奖励。锡伯人认为,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,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,不能独用。
锡伯人不光把打围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,同时还把这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。
锡伯族 --节 庆
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,大都与汉族相同。如: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等。每年农历除夕前,家家都要杀猪宰羊,赶做各种年菜、年饼、油炸果子。除夕晚,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,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;初二要吃长寿面。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,然后将面另锅煮熟,捞出过水,食用时加肉汤,象征着送旧迎新。某些节日时间虽然与汉族相同,但过法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,如“春节”、“端午节”、“元宵节”等,在过节形式上均与汉族有差别。
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,锡伯语称“杜因拜专扎坤”。过西迁节时,家家吃鱼,户户蒸肉,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。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(米顺),盛入瓦缸中,作菜肴的调味品。
怀亲节: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“杜音拜专扎坤”,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,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,所以叫“四、一八节”。
这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,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,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。又有怀念亲人之意。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,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“锡伯家庙”,共进了离别饭,共饮了离别酒,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。从此,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,在锡伯村屯,都要在寺庙内拱灶,杀猪,吃高粱米饭,每户都去当家人,进行聚餐,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,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,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。
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也是灯节,也是锡伯族的“抹黑节”。这天家家挂灯笼,锣鼓喧天,花炮齐鸣,高跷、龙灯、秧歌队扭上街头。家家吃元宵(即“汤园”)。夜间点上元旦供神用残烛,绕屋一周后还到仓库房中照一照,以免盗窃之灾。据传说,这天“五谷之神”要下凡,人们这天互相往脸上抹黑,认为人们替五谷承受了黑祸,祈求五谷之神免掉庄稼的黑穗病。这一天,人们清早起来,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(抹锅底灰)或毡片带上,上街相互往脸上抹黑,也有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。见到老年人,先请安,后跪一腿,再向老人额头上抹一小黑点,以示尊敬。后来逐渐成为青年叔嫂、姐夫、小姨间的一种娱乐性的活动。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,这一节日的“抹黑”已慢慢被废除了。
正月二十五日,俗称“填仓节”。农户家家向粮仓焚香礼拜,插香于粮囤上,还用柴草灰在囤的周围洒上灰圈,洒灰圈时还口念着:“大囤满,小囤流,今年丰收好年头”。并在大门前洒上灰圈,借以避邪。
祭地节,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耕开始前选日进行。节日这一天,每家选择一头肥猪,在自家后院设置的祭坛上,先用清水浇猪身,家长烧香在猪身上晃三下,口念着祝词,面向西天行跪拜礼,祈求地神和天神保佑人畜两旺,喜获丰收。然后宰猪,将猪血洒在底墒鬃毛埋进土里。在把猪头煮成半熟品供在祭桌上。如果节日的这天或隔日下于,那么这年就是丰收年吉兆。如果节日这天或隔日刮大风,那么这年可能是灾年的凶兆,就要到祈年树下祭拜地神和天神,祈求消灾灭难。
抢千烛,锡伯族的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举行。接前各家各户开始准备做烛。烛是一种特殊的用面和清油做成,做好后送到指定的庙里。烛的数量不限,然后有喇嘛将烛排好,庙里做一只特大的烛放在中间向着月亮,周围是各家送的小烛象征群星。有时小烛多达千余多支。节日的早晨,喇嘛事先点烛祭祀,这时,人们已赶到庙里。等到一声令下宣布抢烛开始,大家也不怕烛火烫手,经过激烈的争抢,人们把抢得的面烛带回家去,再做成烤面饼,当天早晨食用,他们认为节日抢得面烛,家中无子会有子,有子的今后人丁回更加兴旺。
锡伯族祭星,是锡伯族传统的节日,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举行。节日这天,各家选一只肥公羊,用水洗干净,宰后,在院中放一张桌子,把宰杀的羊放在桌前,在再在院靠西屋的墙角放一小炕桌,在上面摆七根蜡烛,摆成北斗七星的样子,然后点燃。又在院的西北墙上按北斗七星的位置锭好事先削好的七根木桩,在每根木桩上点燃一根蜡烛。将当晚煮好的羊腿供一夜,祈祷七星保佑。
锡伯族 --婚 俗
锡伯族的婚姻,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的婚姻,由父母包办,择配讲究“门当户对”。锡伯族本姓禁止通婚。清代还有“旗民不交产,旗民不通婚”的禁令。在习惯上,“骨血正流可婚,骨血倒流禁婚”,即舅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母家的儿子,而姑母家的女儿不能嫁回舅父家与舅父的儿子结婚,五服之外不限。过去男女十七八岁结婚。还有一种招养老女婿的习惯,没有独生子的人家,为了养老送终,招女婿作为继承人。
婚礼前,女方家长要请位“送亲婆”,他必须是儿女双全,干净利落,善于辞令,同时又是属相与新娘属相不相克的人,陪伴新娘去婆家,在礼仪上随时地给新娘以指点,直到拜完“天地”为止。同样,男方家也要请位“娶亲婆”,她也得是和送亲婆条件相同的长辈妇女,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、双亲之后,接替“送亲婆”的义务,照顾好新娘。
锡伯族妇女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,如果姑娘出嫁后被丈夫“休掉”送回娘家,这对父母、本人都是极大的耻辱,在社会上也要受到谴责。一旦夫妻不和睦,亲友们极力从中说和调解,以免家庭破裂,经反复调解,夫妻没有和解的余地时,才离婚。
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低,当家庭不和睦,夫妻感情破裂时,妇女无权得出离婚要求,而丈夫可随意提出“休妻”。离婚后,丈夫将负担女方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用。以后各自另行择偶,互不相干。
再婚时的婚礼,如果有一方未婚,其结婚程序与一般成婚无差异;如果双方都是二婚者,婚礼仪式从简,只宴请一些近亲好友祝贺成亲之事。
抢婚。这是锡伯族缔结婚姻的一种古老方式。根据年代不同等原因,又有象征抢婚、半硬性抢婚和硬性抢婚等不同方式。硬性抢婚常常是发生在下列某种情况:
女方曾与男方相爱,之后女方又有新的恋人,或者是一位姑娘被几个男青年同时求爱,都想娶这个姑娘为妻子。其中某个男青年为了捷足先登,便邀请至亲好友帮助,采取得前抢亲;有的在姑娘被抢走途中,又被另一伙抢亲的帮伙拦劫,趁机抢走。
有的男青年一直没有姑娘与他相爱,由于年龄较大,便请族中亲属帮自己抢婚。但事先必须调查清楚女方必须是没有相爱的人,年龄也要相仿。抢亲的方式是先礼后兵,抢亲前必须通知女方去抢亲,在抢亲队伍出发时(黄昏时分),先派出先锋三人去通知女方,之后就在女方门外监察女家动静,采取应急措施。女方得信后,在夜深人静,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只好仓惶应急。抢亲的男青年如能抱着姑娘放置在马背上,姑娘身体任何部位都没有沾地,二人共乘一匹马回来,这便是抢亲的胜利。因为姑娘感到,这小伙子在重重包围之中,在自己奋力抗拒下,竟能将自己抢回来,因而产生了敬佩爱慕之情。认为此人强悍有力,智勇双全,是锡伯族青年中的能手、英雄,所以也就不再挣扎喊叫了。此时女方家长听不到女儿的叫声,知道女儿已经默许,也就不再追赶了。女子被抢到男家,征得女方同意便立即举行婚礼,招待亲友。接着男方请人到女方家提亲,经过讨价还价之后,男方将聘金财礼送给女方家中,婚事便告结束。
锡伯族 --服 饰
锡伯人的长袍,系大半截的长袍,底边在膝下半尺许,袖口为马蹄形,可以卷上,可以放下,下身穿的长裤,外加“套裤”(只有两条裤腿,没有裤裆和后腰),春秋穿的是“夹套裤”,冬季则穿“棉套裤”。
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、灰、兰、棕等颜色,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。为便于骑马、劳动与操作,身穿左右开襟的长袍和短袄,上套坎肩,下着散腿长裤腿带,扎腰带,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,脚穿布靴,头戴笠帽(夏)、毡帽(冬)或礼帽,当官的一般在长袍上套马褂。
妇女穿戴要讲究些,大襟长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,爱套穿坎肩,坎肩有对襟的,有大襟的,也贴花边,长裤扎黑色腿带,脚穿绣花鞋。少女与未婚姑娘,一条长辫,用各色“毛线”扎辫根,不剪头发帘,头上、辫梢爱戴些花,耳戴金(银)耳环,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。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,掖一条彩色手帕,一半露在兜外。脚穿绣花布鞋,显示出青春的活力。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。发型也不同,媳妇梳的是“盘龙髻”,额前有“刘海”,脑后有“燕尾”,头顶上乌发蓬起,盘成髻形,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“抓髻”,合起成为一个大“疙瘩髻”。头发抹头油,没有头油的,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。面部可以涂粉,口可以涂口红,可以染指甲等。头部髻上插着金簪,腕上佩带金(银、玉)手镯。
上年纪的妇女出门时,手里还要拿个烟袋,串门时互相装烟进礼。
锡伯族 --饮 食
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,主食以米、面为主,过去食用高粱米居多。面食以发面饼为主,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、水饺等。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,喝面茶、牛奶和奶茶。
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,多以牛、羊、猪肉为主。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,野猪、野鸭、野兔、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。
习惯制作各种腌菜。每年秋末,家家都用韭菜、青椒、芹菜、包心菜、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,当地称之为“哈特混素吉”,有时可供全年食用。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。
典型食品: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、南瓜包子等食品,还有:发面饼,锡伯族常吃的主食;炖鱼等。
锡伯族 --建 筑
锡伯族的庭院大小不等,有的面积三四亩,有的则七八亩。庭院都是南北长方形,四周都栽有各种树木。庭院都用矮墙围成,以防牲畜家禽进入。庭院一般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。前院小、后院大,前院一般都种有果树(苹果、杏、桃、枣、葡萄等)和各种花卉。为防止家禽入院乱窜,大部分人家又把前院围以几十厘米的小矮墙,并安上小巧的木门。有些前院大者,把牛羊圈、草棚修在前院一角。在前院紧靠住房的旁边,一般都搭上固定棚,安锅灶,以便夏日天热时做饭用餐。出口处一般设在前院。后院比较宽大,都种果树、杨树、榆树、蔬菜、玉米等。大部分人家把牛羊圈、猪圈、鸡窝、菜窖、停车场等修在后院。
锡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砖木、钢筋水泥结构相结合的房屋发展。过去的那种从清代遗留下来的人字形大屋顶房,已被淘汰。个别村庄只是作为文物保留。这种房屋的造型是从满族学来的,它的造价较高,用工、用料较多。
现在的住房,逐渐趋向砖木结构与“来兰皮”结构相结合的房屋。有许多房屋,钢窗、钢门取代了木窗、木门。个别农户还盖了楼房。
锡伯族 --禁 忌
锡伯族人忌食狗肉,忌穿戴狗皮制品;不许坐、踩或跨过衣帽、被、枕;穿过的裤子、鞋袜不能放高处;不许坐、踩锅灶,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;不能在屋内吹口哨,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;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,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,外人不得入内。
锡伯族 --宗 教
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,主要供奉保佑家宅吉祥和子孙繁衍的神灵—“喜利妈妈”,将小弓箭、小靴子、小摇篮、铜钱,有条、背式骨(猪年的膝背骨)等物系在一条丝绳上,装在低袋内,挂在室内西北墙角上,生男孩添放一张小弓箭,生女孩添放一条布条,增加一辈人,则添放一个背式骨。供奉“喜利妈妈”的古老传统,直到现在黑龙江省一部分锡伯族农民家庭中遗传下来。过去还有信仰萨满族和喇嘛教的。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纪念先民西迁的节日。
长按二维码加客服微信[公众号:瓷都取名网]
相关文章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