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来历和民俗你知道吗?
又到棕叶飘香时,家家户户早早预备下了糯米、红枣、豆沙、苇叶、大竹叶、马蹄,这是北方人的口味,南方人则偏爱咸肉(鲜肉)粽子,各地的龙舟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。
大家多知道,华夏儿女为了纪念屈大夫而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、赛龙舟。而关于端午节的其它传说和各地的民俗你可清楚?说起来,这端午节里的民俗传统丰富多彩,真叫人有眼花缭乱、目不暇接之感。光说说这别称,就端阳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、五日节、艾节、端五、重午、重五、午日、夏节、蒲节等十几个。为何称为“端午”呢?这“端”字有“初始”之意,因此“端五”就是“初五”。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“午”月,因此“端五”也就渐渐演变成了“端午”。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“初五为五月单五,盖端字之转音也。”
至于端午节的来历,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,除了最广为人知的是为了纪念屈子高义外,还有纪念春秋时名将伍子胥、东汉孝女曹娥、夏至说、恶日禁忌等几种说法。南朝萧梁时宗懔所著的《荆楚岁时记》,记载:“按五月五日竞渡,俗为屈原投汨罗日,伤其死所,故并命舟楫以拯之……邯郸淳曹娥碑云,五月五日,时迎伍君……斯又东吴之俗,事在子胥,不关屈平也。”认为东吴地区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,与屈原无关。而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(故事出自东汉《曹娥碑》),曹父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
在先秦时代,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,五日是恶日,相传这天邪佞当道,五毒并出。五月初五,为了驱除瘟疫,镇祟辟邪、保佑安宁,菖蒲、艾叶、雄黄于此时便 “粉墨登场”了。雄黄的大名如雷贯耳,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,云可驱避毒虫。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“王”字,一借雄黄以驱毒,二借猛虎(“王”似虎的额纹,又虎为兽中之王,因以代虎)以镇邪。至今南方很多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。说起这雄黄酒,如果是咱北方人,也只是从《白蛇传》里听到过,作为一种中药药材,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、杀虫药。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、蝎等百虫,“善能杀百毒、辟百邪、制蛊毒,人佩之,入山林而虎狼伏,入川水而百毒避”。但中医和民俗专家认为,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应该鄙弃,因为雄黄酒里含砷,是砒霜的主要成分。
无论哪个节日,小孩子都是最快乐的,属于他们的节目也最多,比如这端午节时佩戴的“长命缕”吧,亦称续命缕、续命丝、延年缕、长寿线,别称“百索”、“辟兵绍”、“五彩缕”等,名称不一,形制、功用大体相同。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,或悬于门首,或戴小儿项颈,或系小儿手臂,或挂于床帐、摇篮等处,俗谓可避灾除病、保佑安康、益寿延年。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: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,系于臂膀;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,挂于项颈;五彩绳折成方胜,饰于胸前;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;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,敬献尊长。此俗始于汉代。以后相沿成习,直至近、现代。
端午日洗浴兰汤是《大戴礼》记载的古俗。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,而是菊科的佩兰,有香气,可煎水沐浴。后来一般是煎蒲、艾草等香草洗澡。在广东,则用艾、蒲、凤仙、白玉兰等花草;在湖南、广西等地,则用柏叶、大风根、艾、蒲、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。不论男女老幼,全家都洗,此俗至今尚存,据说可治皮肤病、去邪气。
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、菖蒲(蒲剑)或石榴、胡蒜,通常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然后插或悬在门上。因为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,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,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“百阴之气”,叶片呈剑型,插在门口可以避邪。所以方士们称它为“水剑”,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“蒲剑”,可以斩千邪。清代顾铁卿在《清嘉录》中有一段记载“截蒲为剑,割蓬作鞭,副以桃梗蒜头,悬于床户,皆以却鬼”。而晋代《风土志》中则有“以艾为虎形,或剪彩为小虎,帖以艾叶,内人争相裁之。以后更加菖蒲,或作人形,或肖剑状,名为蒲剑,以驱邪却鬼”。
艾叶和菖蒲都有提神杀菌的作用,艾叶能去痰、消炎,散寒湿;而菖蒲根还有驱风邪、利尿、镇痛的效果,艾草代表招百福,在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,针灸里面的灸法,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,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。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,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,像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“鸡未鸣时,采艾似人形者,揽而取之,收以灸病,甚验。是日采艾为人形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
相关文章推荐: